最後 7 位非歐洲男子贏得大滿貫冠軍: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安德烈·阿加西、皮特·桑普拉斯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和安德烈·阿加西。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在本週末對陣諾瓦克·德約科維奇的表演賽上正式告別網球,距離他職業生涯最後一場比賽已經過去兩年了。

這位阿根廷人在2009年美國公開賽上贏得了他唯一的大滿貫冠軍,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仍然是最後一次非歐洲球員贏得男子單打大滿貫冠軍。

在過去二十年歐洲人統治巡迴賽的背景下,我們來看看最近七名贏得大滿貫的非歐洲男子。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 2009 美國公開賽

十五年過去了,在法拉盛草地的勝利仍然是最後一次非歐洲男選手贏得大滿貫單打冠軍。

年僅 20 歲的六號種子德爾波特羅在四強賽中擊敗了拉斐爾·納達爾,但在決賽中面對五屆衛冕冠軍羅傑·費德勒時仍然處於劣勢。

然而,在一場經典的決賽中,阿根廷人以3-6、7-6(5)、4-6、7-6(4)、6-2 的史詩般的勝利奪得了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冠軍。

德爾波特羅也進入了 2018 年紐約決賽,但被喬科維奇擊敗。

加斯頓高迪奧 – 2004 年法國公開賽

在德爾波特羅之前,最後一位非歐洲大滿貫得主也是阿根廷人,二十年前,高迪奧在羅蘭·加洛斯球場上取得了令人震驚的勝利,震驚了網壇。

高迪奧在巴黎並不是種子選手,在本次比賽之前也從未進入過重要的四分之一決賽,儘管他意外擊敗了萊頓·休伊特和大衛·納爾班迪安,使他進入了決賽。

他在對陣三號種子同胞吉列爾莫·科里亞的比賽中處於明顯劣勢,儘管他在兩盤落後的情況下奮起反擊,並以0-6、3-6、6-4、6- 1、8-6獲勝,挽救了兩個冠軍分。

這是高迪奧唯一一次在大滿貫比賽中闖入第四輪。

安迪羅迪克 – 2003 年美國公開賽

2003年,羅迪克在美國公開賽在主場取得勝利,成為最後一位贏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美國選手。

四號種子羅迪克是本屆賽事的熱門人選之一,他在半決賽的五盤比賽中擊敗了納爾班迪安,並在決賽中對陣胡安·卡洛斯·費雷羅。

費雷羅是法網衛冕冠軍,並在賽後成為世界第一,但他無法與羅迪克匹敵,美國選手以 6-3、7-6(2)、6-3 輕鬆獲勝。

這位前世界第一隨後又打進了四次主要決賽,儘管全部輸給了費德勒。

ATP巡迴賽新聞

安德烈阿加西 – 2003 年澳洲網球公開賽

最後的最近獲得的八個主要冠軍足以讓這位網球偶像出現在這份名單上。

澳洲網球公開賽是這位美國人最成功的大滿貫賽事,他以三屆前冠軍的身份參加了 2003 年的賽事。

阿加西在最後四場比賽中擊敗了韋恩·費雷拉,然後以6-2、6-2、6-1 擊敗出人意料的決賽選手雷納·舒特勒,奪得了他的第四個澳大利亞冠軍頭銜。

這位美國人又打進了一場大滿貫決賽,在 2005 年美國公開賽決賽中被費德勒擊敗,12 個月後退休。

皮特桑普拉斯 – 2002 年美國公開賽

'他在 2002 年美國公開賽上贏得了最後一個大滿貫冠軍,也是他的最後一個冠軍頭銜,這是他的第 14 場也是最後一次大滿貫勝利。

桑普拉斯已經兩年沒有贏得大滿貫賽冠軍,在法拉盛草地賽上滑落至17 號種子,儘管他在過去四場比賽中擊敗了沙爾肯,並在決賽中對陣主要競爭對手阿加西。

桑普拉斯在比賽的大部分時間都掌控著局面,在2000年和2001年決賽失利後,他以6-3、6-4、5-7、6-4的勝利奪得了他的第五個美國公開賽冠軍。

這位美國偶像再也沒有參加過職業比賽,並於隔年正式退休。

萊頓休伊特 (Lleyton Hewitt) – 2002 年溫布頓網球公開賽(和 2001 年美國公開賽)

休伊特是 2000 年代初期最成功的球員之一,也是最後一位贏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澳洲人。

休伊特的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大滿貫是在 2002 年的溫布頓網球公開賽上,當時澳洲人排名世界第一。

他在最後四場比賽中擊敗了蒂姆·亨曼,然後在決賽中取得了更大的勝利,在僅僅90 分鐘多的時間里以6-1、6-3、6-2 擊敗了出人意料的決賽選手納爾班迪安。

休伊特此前曾贏得 2001 年美國公開賽冠軍,並進入 2004 年美國公開賽和 2005 年澳大利亞公開賽決賽,但在兩場比賽中都輸給了費德勒。

古斯塔沃·庫爾滕 – 2001 年法國公開賽

庫爾滕是最後一位贏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南美球員,無論男女,庫爾滕在 2001 年贏得了他的三個法網冠軍中的第三個冠軍。

巴西人以衛冕冠軍身份參賽,頭號種子在四強賽中擊敗了四號種子、未來冠軍費雷羅,再次闖入決賽。

庫爾滕面對13 號種子亞歷克斯·科雷特賈,這位前世界第一在先失一盤的情況下以6-7(3)、7-5、6-2、6- 0 獲勝,在五場比賽中第三次贏得法網冠軍。

他再也沒有威脅過大滿貫冠軍頭銜,他職業生涯的最後幾年受到了傷病的影響。

閱讀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