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個成功的球隊來說,總是會有一些「假設」場景可能會改變他們球隊的面貌。不過,只要你贏了,就沒有人會過度考慮假設,因為勝利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但體育迷們仍然傾向於偶爾玩「假設」遊戲,而馬刺隊內部有時會讓你認為,如果做出其他決定,今天的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
3. 如果東尼帕克沒有在 2001 年 NBA 選秀前進行第二次試訓
托尼帕克 (Tony Parker) 在受邀參加 2000 年耐吉籃球峰會 (Nike Hoop Summit) 並與國內一些最優秀的新秀對戰之前,曾是歐洲的超級巨星。在這裡,帕克脫穎而出,引起了國內一些頂尖大學的興趣。帕克拒絕了許多在 NCAA 大型學校打球的請求,而是在歐洲多待一個賽季。
隨著2001年NBA選秀的臨近,帕克引起了包括馬刺隊在內的許多球隊的注意。當時的馬刺隊是一支後場老化的球隊,在控球後衛位置上需要年輕人,而帕克似乎是雙方的理想人選。
然而,兩人並沒有取得最好的開局。在選秀前的訓練中,帕克在馬刺隊的第一次訓練中表現不佳。人們認為帕克對教練格雷格·波波維奇在訓練期間向他扔的一切感到不知所措。看起來,這位年輕的後衛並沒有像許多馬刺球探所宣傳的那樣,帕克來到聖安東尼奧的大門被認為是關閉的。
波波維奇重新考慮後決定再給帕克一次機會,這讓其他工作人員非常沮喪。帕克在第二次試訓中粉碎了波波維奇的直覺,讓所有人相信他可以成為值得進入 NBA 的控球後衛。在第 28 順位,帕克被馬刺隊和歷史上其他球隊選中。
很快,帕克成為了這支球隊的二號人物,他與蒂姆鄧肯產生了化學反應,控制了進攻節奏,並在攻防兩端表現出了韌性。他的貢獻推動馬刺隊年復一年地進入總冠軍爭奪戰,同時也對其他大球隊造成了長期的破壞。
然而,球迷們想知道,如果馬刺隊沒有在選秀日將帕克帶回來進行第二次試訓並解僱他,情況會是什麼樣子。銀黑隊很可能會選擇另一位新秀控球後衛(這一級別中沒有其他後衛成為全明星),而且沒有人知道這會如何發展。帕克是馬刺隊的完美人選,也是球隊成功的主要原因。
帕克現在是聖安東尼奧的常客,他仍然小心翼翼地在這座城市為球隊的年輕球員提供建議。從這位名人堂後衛身上學到了很多關於如何輕鬆地從法國跳到 NBA 的經驗。帕克的 9 號球衣現在掛在 AT&T 中心的頂上,這是理所當然的。他是有史以來 偉大的。